|
钢管混凝土柱的发展趋势钢管混凝土柱的发展趋势 (1)合理的耐火设计 将包覆层简化或无包覆等合理的耐火设计法,是有可能的。无包覆需对建筑设想的火灾情况进行的把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 ● 把控预期的火灾情况; ● 对火灾时的框架内力和变形进行分析; ● 根据荷载下加热试验的数据,对火灾时柱的承载性能进行计算; ● 受火灾的建筑在小规模地震下也应保证安全; ● 无耐火包覆时柱必需有1h~2h的耐火性能,要有2至3项实施实例,欧洲已建立了此种技术,在不久的将来将用于降低工程造价。 (2)今后的适用领域 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截面越大,作用的轴力也越大,在经济上也更有利。预期今后的建筑会呈现大截面、高轴力的趋势,该种建筑可能有以下几种形式: ● 高度达500m左右的超高层建筑; ● 铁路公路的大跨度建筑; ● 人工地基; ● 支持高速道路的桥桁和高架桥脚。 其中,前三种是对大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,而最后一种是对山区交通网络整备和贯通的利用。另外,预计还可能出现图12所示的双重钢管结构,用于大截面柱。 译注:钢管混凝土柱是大家熟悉的一种结构,其特点早已是老生常谈,大林组的这篇文章虽是20多年前所著,但其中的内容并不过时,仍值得一读,插图也值得一阅。CFT有明显的经济效益,本文作了深入说明。日本对CFT柱-钢梁的框架用得最多,在大中型建筑中被广泛利用,横滨近300m的Landmark大厦就是一例。本文作者推荐CFT可用于500m的超高层,这个想法值得重视。其中,圆钢管柱应用较多,泵入法应用较多。日本对CFT的施工质量要求极高,文中的几张照片值得一看。我国一些重要工程对监理的要求是否也可借鉴此文观点?各国的CFT承载力计算规定不同,日本对结构的试验和安全性高度重视,有兴趣的设计者若以此出发,做些与我国规定的比较,可能是有意义的。 上一篇重庆透水砖试件的制造下一篇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方法 |